|
|
|
馬懿說,2013年,鄭州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。國內外產業向中西部加速轉移,中部地區已經進入開放招商、承接產業轉移的“黃金期”。鄭州區位交通、人力資源、消費市場、基礎支撐等承接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突出。
馬懿說,今年必須順勢而為,乘勢而上,努力在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。 2013年工作要求: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,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,圍繞主題主線,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以“強投資、夯基礎、調結構、求提升,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”為總要求,強化三大主體工作,推行三大機制,搶抓機遇,持續求進,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,全力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,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。 新型城鎮化建設 鄭州將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今年我市將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,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。 堅持新型城鎮化引領鄭州都市區建設,按照“一主三區四組團、36個重點產業集聚區、27個新市鎮、183個新型農村社區、56個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”的空間布局,加快城鎮化進程,提升城鎮化質量。 1.確保年底前軌道交通1號線投入運營,2號線一期主體結構完工,開工建設1號線二期和5號線,力爭軌道交通二期工程獲批。 2.加快建設“井字+環線”快速路網系統,確保年底前三環快速化工程主體完工,開工建設京廣快速路二期工程、隴海快速路、金水路、花園路、紫荊山路準快速化工程。 3.完成文化路與連霍高速、航海東路與京港澳高速等5座互通式立交出入市口建設項目,爭取鄭登快速路、隴海路西延、科學大道西延等市域快速通道部分路段通車,開工建設中原路西延至鞏義段、大學路南延至省道S323段。 4.打通主城區斷頭路20條。新增停車泊位5萬個。新建、改建縣域路網500公里。 5.啟動“六舊”片區改造項目22個、“九新”片區項目160個。完成50家市場外遷,啟動30家市場外遷。 6.加快六縣(市)和上街區十字景觀大道、中央商務區建設,抓好薛店鎮等一批市級“三化”協調發展示范區建設,實施新市鎮各類建設項目114個。 7.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31個、合村并城項目38個、新型農村社區項目24個。 現代產業體系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突破3000億元 今年我市將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,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、服務業優先、都市型現代農業為基礎,加快構建“特色鮮明、主業突出、布局合理、競爭力強”的現代產業體系。 1.實施萬戶中小企業創業培育計劃、千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計劃,新增高成長型中小企業500家、“專精特色”中小企業1000家。 2.力爭全年工業項目投入達到1800億元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、七大主導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9000億元。促進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。 3.加快建設華南城、格力電器倉儲等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,積極謀劃中部無水港、機場快件中心、汽車服務業博覽園、旅游集散中心等十大服務業項目。 4.加快國家級商貿中心建設,力爭將二七商圈打造成為千億級商圈。 5.加快中心商務功能區、特色商業區建設,力爭6月底前規劃通過省級審批。 6.力爭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600億元,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,增速在10%以上。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%以上,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%以上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%以上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%以上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%左右,出口總額增長25%左右,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1%左右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%左右、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%左右,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‰以內,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目標。 |
|